白塞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低风险疫情防控期间,痛风患者的自我管理 [复制链接]

1#

国庆节到了,国内疫情虽已减轻,但在处于低风险疫情的当下,痛风病友该如何科学管理好自己的病情,可以安全平稳地度过这一特殊的节假日呢?

我们都知道,痛风是风湿免疫科的常见病,男性多发。

它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产生尿酸过多,尿酸结晶化并累积在关节处,造成关节的无菌性炎症,引起关节的红肿及剧烈疼痛,堪称“疼痛之冠”,一般第一次发作时,即使不治疗也会在3~7天内自然痊愈,来去如风,因此称之为痛风。

一、饮食管理

饮食管理应基于个体化原则,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保持健康体重。

以精面、白米为热量的主要来源,以牛奶、鸡蛋为膳食中主要的优质蛋白来源,鼓励新鲜蔬菜的摄入及充足饮水。限制酒精及高嘌呤(如动物内脏、沙丁鱼、浓肉汤等)、高果糖饮食(如市面上销售的各种甜饮料)的摄入。

二、运动管理

运动对于痛风是把双刃剑。适度的运动有助于降尿酸,但是运动过量,将导致痛风反复发作。痛风患者的运动,仅在非急性期才可进行,如果出现了痛风急性发作,应避免运动,待症状缓解后再运动。痛风患者的运动应考虑运动方式、强度、时间、频率等方面。

有氧运动是痛风患者地最佳选择。

痛风患者在家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也可以选择广播操、跳舞等。

一般而言,运动强度达到微微出汗,微微气喘,微微疲倦即可,切忌挥汗如雨,疲惫不堪。建议痛风患者每次运动时间为20-60分钟。

三、规律服用降尿酸药物

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规律服用降尿酸药物,长期控制尿酸水平在合理范围,除了可以防止血尿酸大起大落,减少痛风急性发作,同时也可以预防靶器官损害和控制相关合并症。

四、服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怎么办?

痛风治疗相关的药物有两类:

一类是痛风急性发作期所用的抗炎镇痛药物,另外一类是降尿酸药物。

急性发作期常用的秋水仙碱,最常见的是腹泻、腹痛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80%。患者难以耐受时,可选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或依托考昔)替代,这类药物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小。

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皮疹的发生率为3-10%,可呈瘙痒性丘疹或荨麻疹。如果是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可进行抗过敏治疗,同时建议优先替代为非布司他。

如果发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比如剥脱性皮炎等,医院。

五、痛风急性发作的处理

痛风一旦急性发作,应在24小时内使用抗炎镇痛药物:镇痛药物使用越早,效果越好,如秋水仙碱、依托考昔等。

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只要肾功能正常,每天应喝水-mL,保持尿量mL以上。

如果是在服用降尿酸药的过程中发作痛风,这种情况多见于降尿酸治疗的初期(头3-6个月)。此时,应继续服用降尿酸药,减少尿酸盐的形成和沉积,促进尿酸排出。

为预防降尿酸治疗初期痛风发作,患者可同时服用小剂量秋水仙碱。但对于未口服降尿酸药物而出现的痛风发作,不建议立即加用降尿酸药物,建议在疼痛缓解2周后,在医生指导下开始口服降尿酸药。

六、医院,应该怎么做?

交通工具最好是私家车或出租车,陪同人员尽量少,全程戴口罩,积极配合工作人员体温监测。就诊时执行“一人一诊室”原则,挂号、候诊的病友,相互保持1-2米的安全距离。

七、如何做好心理防护和调节

国内疫情虽已减轻,但对待疫情,要足够重视,不必恐慌,学会转移注意力,做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除了照顾自己的生活和情绪,应了解科学知识,学习预防和应对方法,谨遵医护人员的建议,学会科学,理性地看待疫情。

国庆节期间,认真做好自我管理,把尿酸管理好,不要让它忽高忽低;

把痛风管理好,不要让它反复发作;把心态调整好,坦然面对一切考验!

科室介绍

风湿免疫科集临床、教学、科研及理疗为一体,最早在四平地区开展风湿免疫疾病的规范化诊断及治疗。

风湿免疫科先后成为中国风湿免疫病医联体联盟成员单位、东北三省风湿联盟成员单位、中国医院风湿免疫科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吉林省风湿免疫专科联盟理事单位、吉林省健康管理学会痛风病专业委员会痛风病健康管理医联盟示范单位、四平市风湿免疫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单位。

特色治疗:

1.生物制剂(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阿达木单抗、英夫利西单抗、托珠单抗)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银屑病关节炎;小分子靶向药托法替布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2.双醋瑞因口服联合透明质酸关节内注射治疗骨关节炎。

3.波生坦联合万艾可治疗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

4.环磷酰胺冲击联合吡非尼酮治疗各种结缔组织病继发肺间质纤维化。

5.甲基强的松龙、环磷酰胺和免疫球蛋白联合冲击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

6.泥蜡疗外用治疗各种关节炎的关节肿痛。

专家介绍

谷丽梅,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风湿免疫病学分会委员

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吉林省健康管理学会痛风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吉林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四平市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四平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及骨矿盐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四平市风湿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先后在国家级及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多次获得吉林省及四平市科技进步奖。

擅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白塞病、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大动脉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抗磷脂综合征、风湿性多肌痛、SAPHO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

谷丽梅

编辑

于杨

校对

张玥

投稿邮箱

xcb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