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FM44爱尚健康关 [复制链接]

1#
川芎 http://www.fuzhoubdf.com/

樊勤梅(主治医师)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关爱生命健康预防结核传染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此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

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的情况下,另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仍是当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防治工作时不我待!

年3月24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生命至上、全民行动、共享健康、终结结核,旨在突出我国坚持生命至上理念,强化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呼吁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携手终结结核病的流行,共同捍卫人民群众的健康。

什么是结核病?目前的现状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常见的慢性传染病。除了头发和指甲外,身体任何其他部位,如淋巴结、骨骼、关节、皮肤等都可以被结核分枝杆菌侵犯,但最常侵犯的部位是肺部,称为肺结核。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发生结核病~万,每年约有万人死于结核病,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一传染病。年WHO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认为结核病已成为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同样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肺结核的流行病学

1、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或培养阳性(排菌)的肺结核患者。

2、传播途径: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咳嗽、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形成以单个结核菌为核心的飞沫核悬浮于空气中,从而感染新的宿主。

3、易感人群:糖尿病、矽肺、肿瘤、器官移植、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者皮质激素者易伴发结核病,生活贫困、居住条件差、以及营养不良是经济落后社会中人群结核病高发的原因。

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肺结核患者常有一些结核中*症状。

①发热:最常见,一般为午后37.3℃~38℃的低热,可持续数周,部分患者伴有脸颊、手心、脚心潮热感。

②夜间盗汗:表现为熟睡时出汗,几乎湿透衣服,觉醒后汗止,常发生于体虚病人。

③其他: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消瘦、失眠、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等。

2、咳嗽、咳痰:干咳为主,咳嗽3周或以上,一般多为白色粘痰,合并感染、支气管扩张常咳*脓痰。

3、痰中带血、咯血:当结核坏死灶累及肺毛细血管壁时,可出现痰中带血;如累及大血管,可出现量不等的咯血;若空洞内形成的动脉瘤或者支气管动脉破裂时可出现致死性的大咯血。

4、胸痛:胸痛并不是肺结核的特异性表现,靠近胸膜的病灶与胸膜粘连常可引起钝痛或刺痛,与呼吸关系不明显。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胸膜炎会引起较剧烈的胸痛,与呼吸相关。胸痛不一定就是结核活动或进展的标志。

5、呼吸困难:一般初发肺结核病人很少出现呼吸困难,只有伴有大量胸腔积液、气胸时会有较明显的呼吸困难。

6、结核性变态反应:可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临床表现类似于风湿热,主要有皮肤的结节性红斑、多发性关节痛、类白塞病和滤泡性结膜角膜炎等,以青年女性多见。

总之,肺结核并无非常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很不典型),起病和临床经过隐匿,有些患者甚至没有任何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有的急性起病,症状危重,且被原发疾病所掩盖,易误诊。

肺结核的治疗

1.治疗地点

肺结核患者要在医院接受规范检查和治疗。

2.治疗周期

初治肺结核规范治疗时间一般为6个月,复治肺结核一般为8个月。只要按医生的要求服药,坚持治疗至少6~8个月,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

3.治疗方法

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是治疗结核病最基本的方法,抗结核药物有20余种之多,目前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这也是国家免费提供的治疗药物,这些药物抗结核作用最强,不良反应相对少。

4.治疗原则

结核病的治疗必须遵循“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原则。

①早期:早诊断、早治疗,早期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更有助于减少排菌患者对周围人的传染风险。

②规律、全程:指的是要在结核病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只有规律用药才能有效杀灭结核菌;如果治疗不规律,间断用药,容易造成耐药,治愈率将大幅度降低。在服用抗结核药物2~3周后,临床症状缓解或消失,但是仍然有少部分结核菌存活,这个时候千万不能自作主张停药,只有坚持用药治疗满疗程才有可能充分杀灭体内的结核菌,取得治疗的成功,减少复发的风险。

③联合、适量:由于结核菌是一种很容易产生耐药的细菌,所以抗结核治疗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既能增强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又可避免耐药产生。同时为防止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影响疗效,必须遵循医嘱服药,那是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来计算的,自己不能擅自增加或减少药量。

肺结核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影响人体健康,而且影响生活、工作,甚至危及生命;同时,还有可能传染给身边的人。所以,一旦患有结核病,一定要早治疗。

个人防范知识

1.控制传染源

肺结核患者要及时发现并规范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

①传染期肺结核患者应该停工、休学,隔离治疗,独居一室,患者的餐具应煮沸消*10-15分钟,衣服、被褥可在太阳下暴晒或紫外线照射消*。患者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肘部掩住口鼻,避免直接面对他人,减少结核菌的传播。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封闭场所。去公共场所时应主动佩戴口罩,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卫生习惯,用纸将痰包起来进行焚烧。

②开窗通风,注意消*。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场所,比如教室、集体宿舍等。

③当要进入较高危险场所时,医院、结核科门诊,建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3.保护易感人群

(1)接种卡介苗

接种卡介苗它是一种无致病力的活菌苗,接种于人体后可使未受结核菌感染者获得对结核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保护率约为80%,可维持5-10年,因而隔数年后对结核菌素试验转阴者还需复种。接种对象是未受结核菌感染,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年龄越小越好,一般在出生后三个月内注射,主要为新生儿和婴幼儿,中小学生和新近入城市的少数民族地区公民,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进行接种与复种。

卡介苗接种效果肯定,尤其是儿童包括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已明显减少,但卡介苗所产生的免疫力也是相对的,应重视其他预防措施。

(2)注意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抵抗力。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做到饮食均衡,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保持愉悦的心情,增强自身免疫力。

肺结核是可防可治的。肺结核病患者要坚持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能够治愈,而私自停药或间断用药,可导致耐药,造成很大危害。

社会大众大家要多主动了解结核病相关知识,不要惧怕肺结核,更不要歧视肺结核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让我们远离结核危害。

呼吁大家继续团结一心、共同携手,积极为消灭新冠肺炎疫情、遏制结核病流行而不懈努力,并为消除这两种传染病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力量。

-END

编辑:晓飞/责编:国华/审核:岳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