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院成功开展首列PICCO监测技术 [复制链接]

1#

5月24日,广东医科医院内科ICU成功开展了首例PICCO监测技术--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此项新技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重症医学科技术水平迈上了新台阶,也填补了我院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

为了救治一名产后脓*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更好地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及时指导临床治疗,让患者快速恢复身体机能。5月24日,我院内科ICU肖大为主任为患者进行了左股动脉穿刺置管术,并成功接上PICCO监测仪进行监测。

管路穿刺中

PICCO监测仪正常工作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ulseindicatorContinousCadiacOutput,PiCCO)是将经肺热稀释技术与动脉搏动曲线分析技术相结合,采用成熟的热稀释法测量单次心输出量,并通过分析动脉压力波型曲线下面积与心输出量存在的相关关系,获取个体化的每搏量(SV)、心输出量(CCO)和每搏量变异(SVV),以达到多数据联合应用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目的。

一般监护的常用参数(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心电图)可能适合于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的病人,但在许多情况下不能充分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因为这些参数不能反映或充分反映患者血流量、外周血管阻力、氧供及其潜在的关键问题。足够的氧供是重症医学治疗中的一个主要目标。

ICU病人往往已经有一个或多个器官系统功能障碍,或者有脏器功能障碍的风险。当心血管系统不稳定原因尚未查清时,无法确定使用何种血管活性药物。借助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容量状态、容量反应性、收缩力、后负荷、氧供与氧耗等有关信息,根据不同状况确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什么病人适合使用PICCO监测技术?

凡是需要心血管功能和循环容量状态监测的病人,均可采用PiCCO。如: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急性心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各种大手术、严重创伤、烧伤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

PICCO导管与仪器连接示意图

相对于普通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监测技术有什么优势?

1.参数丰富准确

2.实时连续监测CO

3.独有容量参数管理心脏前负荷

4.独有床边量化血管外肺水

5.诊疗效果好

6.易用性强—操作方便

7.性价比高

接上PICCO监测仪的患者,生命体征相对平稳

肖大为,广东医科医院内科ICU主任医师

毕业于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从事临床血液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及重症医学专业的治疗二十余年。曾在年、年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天津血液病研究所进修学习血液系统疾病治疗,尤其是贫血、出凝血疾病及恶性血液病的治疗经验丰富,医院进修学习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白塞病、痛风、血管炎、多发性肌炎等疾病尤其擅长、临床经验,年起转到重症医学科,医院重症医学科学习危重症治疗一年,熟练使用呼吸机、血滤机,熟练完成各种深静脉置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技术,熟练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支镜吸痰、纤支镜肺泡灌洗、PICCO等技术;具有较高的疑难病例分析能力。曾任吉林省风湿病医师协会委员、吉林省风湿病医师协会青年委员、吉林市血液病协会委员、吉林市重症医学会委员等职务。获得年度“顺德好医生”“羊城好医生”称号。

他来到顺德妇幼保健院三年多,已经成功救治多名危重症孕产妇,为顺德的危重症医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各位孕产妇保驾护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