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疫情下的上海医生做线上义诊写科普文章, [复制链接]

1#

经济观察报记者瞿依贤截至4月22日,上海本轮新冠肺炎疫情累计报告新冠病*感染者人数已超过40万人。医疗系统正面临巨大挑战:医务人员感染频现,医护所居住社区可能严格封控,大量医护人员抽调去方舱和外采核酸,就诊病人出现阳性即要消杀……

所有的诊疗工作不复从前,在这个当下,作为整个医疗系统里最重要的主体——医生,他们在经历什么?他们的工作受到怎样的影响?他们如何在受限的条件下帮助患者?

经济医院、不同科室的几位医生,他们是我们观察、思考疫情下上海医疗体系的样本,以下是他们对于自身工作现状的自述:

“这一个月浪费了”

医院普外科科主任:医院情况都不一样,医院比较辛苦,医院主要是防控,医生护士一开始就出去支援核酸检测,他们非常辛苦,本身的阳性也比较多。医院,主要是承担治疗,当然我们也派出去很多护士和青年医生。

先是内科先出去支援,外科出去比较少,原来也是考虑4月5号解封以后还要做手术的,没想到4月4号形势大变,一封就封到现在。

医院就让能出院的病人全部出院了,没有治疗的也先出院,医院领导、科主任、医生留值班的,护士也只留一部分,因为那时候可以进不能出,所以我们宁愿先把人员放出去。没想到后来不进不出了,现在大家都认可了,在外面的就在外面,在里面的就在里面。

照原来情况,医院门诊一天大概在到,手术量一天三四百,这些都没有了。我们的病人一半以上是外地过来的,现在这批人来不了了。

具体到我们科室,我们是大外科,包括肝胆、胃肠、甲乳等有接近10个亚专业,一共11个病区,一年有接近2万的手术量。目前科室大概有不到医院,很多病人能出院了也出不去,没办法去机场、高铁站,出去了也没酒店住。

我们本来上礼拜手术要开了,部分手术可以解禁,但是问题很大,手术室没有人了,一大帮护士到方舱去了,又调不回来,回来也要隔离。然后还有一部分护士住在浦东的,谁去接?这些问题没有这么简单的,整个没有理清楚。

这两天我们刚开始准备解封,病房陆陆续续接收一些病人,但是非常严格。我今天也在联系一个病人,他住在杨浦区的,没车,好不容易找到车又很贵,而且那个车也不能跨区,所以还有一大堆的问题。另外还要连续3天核酸报告阴性,收到病房后要住在单独病房,3天6次核酸,不能做检查,每次查房医生都穿隔离衣,我估计没人愿意收病人。

这是一个系统,放开部分病人或者放开部分医生都没用,从门诊到住院需要送物资的、麻醉、手术室、抢救用血、用药全部要启动。这不是一两个医生可以启动的,我估计医院先试一个礼拜,如果行的话估计会逐渐放松。

现医院开放,但“紧箍咒”没有解除,院感超过5例就要问责,医院流程做到位就不会被问责,不可能的,只要爆发院感,查起来肯定环节上面有问题。不知道会不会有新的*策。

对病人来说,晚诊断一个月、晚治疗一个月,生存期都会减少,国外已经有数据在统计。对医生来说,我们青年外科医生被派出去支援了,这一个月是浪费掉的。只有等上海全面解封,才会好起来。

“我的病人都有我的电话”

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李进:我从3医院了,一直到现在,中间回过一两次家拿个东西。虽然现在没有门诊了,但我每天还是很忙,有线上学术会议,临床研究的方案讨论,还要做线上义诊,然后要写书,就是“年的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述评”,还有查房,我们科室现在有30个住院病人,我主要是管特需的病人。

线上问诊比起门诊的面诊效果会稍微差一点,因为毕竟门诊是要给病人做检查的,有些检查结果可以马上出来,面对面交流会更加仔细一点。线上看不到病人,也无法给病人体检,只能根据病人的介绍去评判病情。但是总体来讲,现阶段对病人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这段时间我一个星期要做3、4次的线上义诊,一次半天,白天没有空就晚上进行,医院里晚上反而有空,病人还是很满意的。他们封控在家里头,什么都不能做,疼痛怎么处理、要化疗还是不化疗、什么时候能化疗,都是问题。特殊时期,就医很困难,他们很焦急,你给他解释和指引一下,对病人还是有很多帮助的。免费是次要的,关键是他们咨询了之后就有了安全感,这是最重要的。每次义诊,我都让助手把这个病人的咨询过程录下来,剪辑他的视频内容再发给他,没有听清楚他还可以自己回看。

我的病人都是肿瘤患者,如果情况紧急的话,我就医院有急诊、医院可以化疗。现在上海有好几个肿瘤患者互助群,里面有患者自己总结的上海市能够化疗的地方,地点,电话等等。我把这些信息跟病人分享,还有一些疫情期间的特别注意事项,告医院,要先把核酸做好,然后主管医生给病人开一个证明,证明他现在需要出来做什么治疗或者做什么检查,拍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