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案举隅白塞氏病验案二则 [复制链接]

1#

狐惑一病,历代医家认识基本一致,均认为是因湿热内蕴,或阴虚内热,在临床表现上强调咽喉及前后二阴之蚀烂为主证,治疗上以清热解*利湿为大法。

医案

陈某某,男,42岁,年12月12日入院。

主诉:下肢反复肿胀1年余,近3月来加重。

病史:年6月左下肢感红肿热痛,曾诊断为“深静脉炎”。同年9月,右眼视物不明,诊断为虹膜睫状体炎。年9月又有类似发作,伴发热,予抗炎治疗后,体温正常,但下肢胀痛不除,虹膜炎及口腔溃疡发作,注射部位出现溃烂脓肿,以“深静脉炎”、“白塞氏病”而入院。

检查:两手背可见3×4cm红斑,两下肢胫骨处搔破血痕,右下肢腓肌处有2×2cm色素沉着,生殖器未见溃疡,两臀部注射部位溃烂。

辨证:常年游水,水湿之邪外侵。形体丰腴,肥人多湿,两湿相合,郁而化热,湿热下注而见下肢肿胀疼痛,热*蕴于肌肤而见手臂、臀部溃烂,久病入络为瘀,痹阻于气血,而见眶周黧黑,巩膜脂肪沉着,先以化瘀利湿解*。

水红花子12克,紫草9克,丹皮9克,赤芍9克,生鳖甲15克(先煎),生槐米9克,丹参15克,生苡仁30克,川牛膝9克,*柏9克,水蛭粉1.5克(吞),水牛角30克(先煎),制大*9克。

服上剂后,两足肿胀,口腔溃疡均减,两手臂疼痛同前。后再加蜂房、金雀根、徐长卿、乳没活血定痛,如是调治一月,两手臂静脉穿刺点及结节已消,红斑亦退,注射部位溃烂及灼热感均除,两眼视力增进,病情缓解出院。

徐长卿图片来源:网络

按语

本例眶周黧黑,巩膜瘀丝缕缕,肢体疼痛伴色素沉着,舌质紫暗,脉症均符合瘀血之诊断,故经化瘀通络辅以清热利湿,效果满意。

方取犀角地*汤(水牛角代犀角)清热凉血散血,加*柏、牛膝以清下趋之湿热;另取水红花子、生鳖甲、生槐米等活血化瘀;尤妙在加水蛭一味,破血消癥,取其较强抗血凝作用,全方融活血化瘀、利湿解*于一炉。

生槐米图片来源:网络

医案

严某某,男,33岁,年5月19日入院。

左眼胀痛2年,加剧4周。

年出现左眼胀痛,确诊为白塞氏病,予激素治疗,病情反复。初起左眼色红,以后逐渐肿胀,疼痛流泪,并伴有下肢散在性红色斑疹。年9月曾住本科,服用清化瘀热、健脾化湿及补益肝肾等中药及激素,病情好转出院。近4周来因眼睑肿胀加剧,眼屎多,目不能睁,但无溃疡,一周前下肢出现散在性红色丘疹,伴全身骨节酸痛,以“白塞氏病”入院。

检查:左眼睑肿胀,右眼睑色素沉着,两下肢散在红色丘疹,下颌散在红色斑片状皮疹,生殖器未见溃疡。

辨证:脾肾本亏,脾虚失运,水湿内停,而见左侧眼睑肿胀,肝开窍于目,肝经风热而见目赤肿痛,羞明流泪,湿热郁于肌肤而见下颌及下肢斑疹;迭经清热除湿解*之治,而见阳气虚损;病久瘀血内阻,而见白睛瘀丝,舌质紫暗,此属阴损及阳,瘀血阻络复有肝家风热。先以阴阳并调,化瘀清热,二仙汤合三蛇合剂加味图治。

但服上方十余剂,症情改善不显,左目胀痛不减,眼睑浮肿,视物不清,两下肢皮疹可见搔破血痕,伴头痛心烦,口乾不欲饮,纳可便调,夜寐不酣,脉细数,苔薄腻。脉症相参,属肝经有热,肝家湿*之候,当以平肝清热,泻火解*,苓连解*汤与赤小豆当归散加味,再加羚羊粉以清血热、平肝火。

羚羊粉0.3克(吞),土茯苓60克,蚤休15克,赤芍9克,银花12克,丹皮9克,胡*连4.5克,*柏9克,赤小豆30克,当归9克,紫草9克,山栀9克。

经用上方后,诸症渐瘥,去羚羊粉加水牛角以凉血清热,石燕以清利湿热。治疗一月,左眼红肿消退,肌肤皮疹已除,症状好转出院。

石燕图片来源:网络

按语

本例先由阴阳并调之二仙汤加减,不效,故予清肝泻火化瘀法,后又加清热利湿之品。可见中医贵在辨证。考石燕乃利窍行湿热之品,性凉,能除湿热、利小便、退目翳,颜老治狐惑病时常喜加用。

*本文选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颜德馨卷》

识别上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