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布11月25日确诊本土病例溯源结果
11月27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年11月25日,上海报告3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
经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基因测序并经中国疾控中心确认,3例病例所感染的新冠病*为Delta变异株,病*序列高度同源,为同一传播链。
经中国疾控中心和我市专家综合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病*基因数据库检索比对分析,认为此次3例本土确诊病例的感染来源可以聚焦在:在外省市暴露于境外输入病*污染的环境而引发的感染。
今天
医院、医院、
医院、医院、
医院虹桥院区、医院等
相继发布公告称
已结束闭环管理
恢复正常医疗服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本部(瑞金二路号)结束闭环管理
于今日上午6:00全面恢复
正常医疗服务、核酸检测
周六门诊照常,本周日全天加开门诊
复旦大学附属医院
▽
今早8时起门急诊及住院部均恢复正常运行
27日(周六)、28日(周日)门诊开诊
上海市医院
▽
今早6时起全面恢复各项诊疗服务
本周六、周日增开全部门诊
上海市医院
▽
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
上海市医院已完成排查工作
结束闭环管理
自11月27日起
全面恢复各项诊疗服务
复旦大学附属医院虹桥院区
▽
11月27日上午11点结束闭环管理
急诊、发热门诊、核酸检测即刻开放
门诊周一开放
医院总院周六、周日均开诊
医院照常运行
医院
▽
已完成相关人员及环境筛查工作
11月27日下午两点三十分
医院恢复正常医疗服务
为满足广大市民的就医需求
即刻恢复急诊及核酸检测
11月28日(周日)加开门诊
“闭环”期间浪漫弹琴的医生找到了!
这两天
一段院内医生弹钢琴的视频悄然“走红”
今早,医院结束闭环
全面恢复诊疗
记者找到了这位处于困难
依然保持内心美好的医生
11月25日,上海医院实行闭环管理,各临床科室落实各项防控要求的同时,依然在为患者的生命全力以赴,有的科室迎来新生命,有的科室又在生死边缘上,为患者们抢回一线生机。
在这忙碌的氛围里,有一抹旋律抚慰人心,在闭环停诊的医院门诊大厅里,一位“白大褂”在演奏钢琴。
网友们纷纷表示
听出了旋律,感到十分治愈
也有网友表示
这样的行为真的很温暖
医生很有才华
那么,这位浪漫的医生到底是谁?
经院方寻找
弹琴者名叫张宇宁,目前研一
是超声科周建桥主任四证合一的研究生
(一起欣赏这浪漫的演奏↓)
02:31浪漫旋律的背后
是应对疫情时的专业有序、忙而不乱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呼吁市民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
做好日常防护
守护个人健康
科学佩戴口罩
切记: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
注意:不要上下或者内外反戴口罩,更不要戴口罩时露出口鼻。除了在密闭场所需要戴口罩外,当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和公园等室外场所时,也需要佩戴口罩。
日常勤洗手
洗手时尽量用流动的水,并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手上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手消*剂揉搓双手20-30秒。
遵守“一米线”
排队、付款、交谈、运动、参观时,要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不扎堆、少聚集
少聚餐聚会,聚餐聚会时不要超过10人,尽量减少聚餐人数,缩短聚餐时间。
少走亲访友,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非必要不出境、不离沪。
注意咳嗽礼仪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无纸巾时用手肘代替,注意纸巾不要乱丢,不要用脏手触摸眼口鼻。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每日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加强身体锻炼,坚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充足,保持心态健康。健康饮食,戒烟限酒。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及时就医。记得及时接种疫苗。
气温变化,提醒大家注意防寒保暖,坚持做好个人防护,牢记“三件套”和“五还要”,与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一起努力,共同战胜疫情。
本文综合自:上观新闻、看看新闻、新闻坊、新民网
相关作者:顾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