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崇年:媒体关注公共事件少些“采访兴奋”
周岩被毁容案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越来越强烈。要求采访周岩的媒体从全国各地蜂拥而来,大批好心人也挤着上门慰问,让本来落寞绝望的周岩一家,感受到了温暖。然而,随着访客数量爆炸式增长,周岩长时间未得到很好休息,全身多处伤口已经出现感染(2月29日《安徽商报》)。周岩被毁容案,作为一起重大的公共事件,备受公众和舆论关注本是正常现象,尤其是施暴者灭绝人性的残忍手段激起公众的怒火,媒体适时跟进事态发展,为公众提供最新信息,这是媒体的职责所在。但关注事件本身,是关注司法机关对这一案件最终公正处理的结果,而不需要对这一血腥案件细节过多地描述。如今全国的各种媒体对这一案件的 采访兴奋 ,为了点击率、收视率、发行量的 卖点 你方唱罢我登场 ,长枪短炮齐上阵,左角度、右角度地采访报道, 细节追问 深挖不止,甚至无聊问题也被提出,踏平了周岩家的门槛,其家人挡驾不住,周岩也心力交瘁,不堪重负,以致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而烧伤的皮肤出现感染。可怜的受害者周岩,不是媒体 卖点 的佐料,不是 电视连续剧 的素材,不是采访的 程序 和 机器人 ,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把一个受害少女当作炒作的对象和 卖点 ,未免太不讲人性和人道了。那些的 狂轰滥炸 ,无疑是在受害少女的伤口上撒一把盐。如果只顾报道需要,不顾采访对象的死活,采访过度兴奋,有违职业道德,那就是对受害者或者被采访对象的又一次精神打击和伤害。要恪守媒体人的基本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不能把采访的需要凌驾于别人的痛苦之上,专门以牺牲别人的利益为代价。不能成为 狗仔队 ,受害人也不是 娱乐至死 的对象,更不是 炒作才会赢 的工具。对公共事件的关注与采访报道,应有新闻职业道德和理性。让受害少女歇歇安心治疗吧,希望她早日痊愈。关注公共事件,不忘传媒责任,遏制 采访兴奋 ,这才是媒体应有的人性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