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点击上方“富阳中医”
据现场急救人员介绍,通过心肺复苏紧急救助,该男子现场恢复呼吸和意识,并医院继续救治。据组委会最新消息,该男子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整个过程,志愿者和负责急救的医生都配合地非常恰当,心肺复苏的过程也是根据标准的现场急救流程。”本次上海马拉松“第一反应”的总指挥陆乐说,“从进行急救到将跑者移交给急救车的过程,差不多3分钟。”
截至发稿时,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已圆满完赛。本次“上马”现场医疗服务平稳有序,除对该男子实施紧急心肺复苏并被送医外,另有8医院。所有送院病人均生命体征平稳,在进一步诊治观察中。赛后3小时是发病高峰时段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上海市疾控中心对年上马的参赛者进行调查,20-30岁参赛者、参加半程马拉松的男性参赛者就诊率最高。从时间上来看,比赛开跑后即有参赛者发生较严重的伤病,且人数随着比赛进行而逐渐增多,第3小时是发生伤病的高峰时段。从距离上来看,半程和全程马拉松项目的参赛者,在后半程中发生较严重伤病所占比例分别为68%和82%。其中,骨骼肌肉损伤是参赛者就诊的首要原因(71%),包括肌肉痉挛、肌肉拉伤/扭伤、肌肉疼痛/酸痛、脱臼、半月板损伤、骨折,其次是外伤(21%),且这两部分伤者的受伤部位多见于下肢。
上海疾控中心专家通过进一步调查和专业分析,发现导致比赛伤病的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
1.运动过量
2.赛前训练科目设置不合理
3.比赛时运动鞋太新或过旧赛前训练别太猛对此,上海市疾控中心专家建议,在比赛前、比赛中注意应合理安排运动量。每周训练1~3天,千万不要多于6天,且在比赛前不要频繁参加其他长跑比赛。科学设置赛前训练科目,比如间歇跑、配速跑、耐力跑等,并配合开展下肢力量练习。比赛用鞋应新旧适宜,运动鞋一般在穿着4~6个月后与足部适应,全新或太旧的鞋均不适宜在比赛中穿着。“跑友”们要密切
医院心病科副主任医师王文会:马拉松已经越来越经常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但它仍然属于高危运动,几乎每年都在赛场上发生猝死悲剧,绝大部分死者都是因为心肌极度缺血缺氧而导致心脏衰竭。因此,参与者对此要有充分的心理和体能准备,尽管即使是平素身体健康的专业运动员也很难防范比赛过程中是否会突发心脏病。
无论是职业还是业余选手,在比赛前做一下平板心电图检查,以了解心脏在增加耗氧量时的负荷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筛查出不适合参加马拉松比赛的选手,避免悲剧的发生,是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法。*金四分钟最关键据官方透露,本届马拉松赛的志愿者总人数约为名,裁判共名,加上赛事工作人员、医疗救护人员及安全保障人员,共有超人所形成的保护网将努力为3.8万名参赛者做好赛事服务和保障工作。其中,“第一反应”为赛事的救援保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在国际上,马拉松比赛平均每8万人可能出现一例猝死;而在中国,这个数据是6万分之一。”陆乐总指挥透露,“其实,只要在*金四分钟内救治,像美国和日本的猝死跑者救活率基本上保持在70%左右。只要现场的志愿者能掌握心肺复苏的方法并且配合医生,这种应激性的猝死是比较容易救回的。”
来源:人民网-《健康时报》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