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全墨缘
摘要: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好发于中青年人,具有复发缓解倾向,致残率高。MS影像学表现多样,可出现脑室旁、皮质下、幕下等多个部位的白质脱髓鞘病灶,头颅MRI可以客观地反映微观的白质病变,以协助诊断、鉴别诊断、评价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年国际MS专家委员会正式将MRI纳入MS诊断标准。近年来,影像学新技术和临床实践水平高速发展,本文就影像学在多发性硬化诊疗过程中的新进展做一概述。
1.MRI中央静脉征在MS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最近诸多研究显示,中央静脉征在MS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研究以头颅MRI中T2*和SWI序列作为判别序列,要求至少在2个扫描位上(冠状位、矢状位、横断位)可见线状或点状(直径<2mm)低信号,并且至少在一个平面上低信号被白质病灶部分或完全包绕。
1.1MS同视神经炎谱系疾病(NMOSD)相鉴别
MS和NMOSD临床表现相似,因此在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上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但两者治疗手段并不相同,某些MS的治疗方案甚至会加重NMOSD,因此对两者进行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有研究纳入28例MS患者和17例非MS的脑部白质病变的患者,应用7T-T2*MRI评估患者脑内白质病变。结果显示在MS患者的个病灶中,80%位于静脉周围。相比之下,在非MS患者中发现的个病灶中,只有19%的病灶存在于静脉周围。静脉周围白质脱髓鞘征象比皮质下或脑室周围病变部位更能预测MS(OR=4.5,p<0.和OR=2.4,p=0.)。并且,在临床孤立综合征患者及早期MS病变中,静脉周围病变出现的比例同样较高。该研究显示白质病灶内的中央静脉征是MS的特征性表现,并且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患者,如NMOSD,具有鉴别意义[1]。
但对于每个可疑的患者均进行7TMRI是不现实的,最近来自英国的团队研究显示利用3TMRI判别的中央静脉征同样在MS和NMOSD的鉴别中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纳入18例血清AQP4抗体阳性的NMOSD患者、18例复发缓解型MS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头部MRI检查,应用T2和SWI序列联合判定,以病灶内细线样或者点状低信号定义为中央静脉征。结果显示,MS病灶内存在中央静脉征比例明显高于NMOSD(80%vs32%)[2]。并且,两者含中央静脉征的病灶在空间上的分布同样存在差异,存在中央静脉征的病灶在NMOSD患者中更容易出现在脑室周围区域,而在MS患者中更容易出现在深部白质[2]。存在中央静脉征的病灶比例越高,提示为MS可能性更大。如果MRI显示超过54%的白质病灶存在中央静脉征,那么诊断MS的敏感性是90%、特异性是%、准确性是94%[2]。
诸多研究均显示中央静脉征在MS和NMOSD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以前建议使用7TMRI,现在扩展到临床应用3TMRI,同样可以起到辅助鉴别诊断的意义,从而使中央静脉征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2MS同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相鉴别
MRI是诊断MS的重要检查手段,但诊断的特异性较差,单靠影像学诊断通常难以区分是MS病灶还是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导致的神经系统改变。有时这两种疾病可能会发生于同一个患者,这些现实情况为M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带来挑战。而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灶处的病理活检,但因其损伤大、并发症多、手术难度大等诸多原因,极难在临床实施,因此,对影像学等无创检查手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项研究纳入31例炎症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病变患者(包括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神经白塞病等)和52例复发缓解型MS患者进行钆增强MRI检查,以三维T2*和T2-Flair加权像联合评估中央静脉征[3]。该研究结果显示,MS静脉周围病变发生率高于炎症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病变(88%vs14%)。并且,当具有中央静脉征的病灶数目占总病灶数50%以上时,诊断MS的准确率为%。因此,影像学显示的含中央静脉征的病灶比例可以有效准确地辅助MS同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进行鉴别。
2.多发性硬化颈髓T1加权像低信号病变与脊髓萎缩和失用相关
最近,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MS患者颈髓T1加权像低信号同脊髓萎缩和功能失用相关[4]。该研究共纳入例MS患者,其中82例复发缓解型MS(RRMS),33例继发进展型MS(SPMS)、25例原发进展型MS(PPMS),以及35例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分别对被研究人员行T1加权像颈髓MR,并同时评估MS患者相应的临床症状。
研究结果显示,例MS患者中有例患者(87.1%)出现颈髓T1加权像低信号病变,病变部位好发于脊髓的后部以及高位颈髓[4]。同复发缓解型MS相比,进展型MS颈髓T1加权像低信号病灶数更多,范围更大;进展型MS中,PPMS与SPMS颈髓T1加权像低信号病灶数目相仿,但病变范围更广,这可能与前者具有严重轴索损伤的病理特点相关[4]。
脊髓萎缩是MS病情进展和持续的典型表现。与对照组相比,MS患者颈髓萎缩发生于高位颈髓,这一现象在进展型MS患者中情况更甚。T1加权像低信号和颈髓萎缩会出现病变位置上的重叠,分布区域显著相关,两者同临床神经功能障碍具有独立的相关性[4]。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推进MS疾病进展的监测和疾病演变的预测。
3.PET评估MS患者髓鞘再生情况
开发有效的修复脱髓鞘和防止神经元损伤和丢失的新疗法是目前MS研究的最新热点,精确的成像对于评估髓鞘修复和神经保护必不可少。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提供了定量研究特定分子靶点在体内或脑内表达的机会,从而增强了我们了解和追踪MS相关病理的可能性。要获得成功的PET成像,需要在大脑中有一个相关的靶分子,并存在一个能穿透血脑屏障的特定放射性配体将与之结合。18-kDa转运蛋白(TSPO)结合的放射性配体被用来检测MS不同阶段激活的炎症性小胶质细胞。此外,PET还可用于测量脑内髓鞘再生情况和突触密度[5]。
在评估髓鞘含量方面,存在多种可选择的成像技术。磁化传递率(MTR)、弥散张量成像(DTI)、髓鞘水成像(MW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和PET都可用于评估脱髓鞘和髓鞘再生。在年欧洲神经病学大会上,BenedettaBodini博士特别指出MRI技术评估髓鞘再生的共同优点是对髓鞘内容物的变化非常敏感,但它们对髓鞘的特异性为低至中等程度[6]。PET虽然有检查成本高和分辨率较低等缺点,但它对髓鞘的特异性高,因此仍然是目前评估髓鞘再生的有效工具[6]。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其在MS诊断、鉴别诊断和评估预后方面的应用也愈加广泛,但仍需要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参考文献:
1.Tallantyre,E.C.,DixonJ.E.,DonaldsonI,etal.,Ultra-high-fieldimagingdistinguishesMSlesionsfromasymptomaticwhitematterlesions.Neurology,.76(6):-9.
2.CorteseR.,MagnollayL,TurC,etal.,Valueofthecentralveinsignat3TtodifferentiateMSfromseropositiveNMOSD.Neurology,.90(14):e-e.
3.Maggi,P.,AbsintaM,GrammaticoM,etal.,CentralveinsigndifferentiatesMultipleSclerosisfromcentralnervoussysteminflammatoryvasculopathies.AnnNeurol,.83(2):-.
4.Valsasina,P.,AboulwafaM,PreziosaP,etal.,CervicalCordT1-weightedHypointenseLesionsatMRImaginginMultipleSclerosis:RelationshiptoCordAtrophyandDisability.Radiology,.(1):-.
5.H?gel,H.,RissanenE,VuorimaaA,etal.,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imaginginevaluationofMSpathologyinvivo.MultScler,.24(11):-.
6.BodiniB.Imagingmethodstoevaluateremyelinationandneuroprotection.EANvirtualcongress,23May.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