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这几种人小心类风湿找上门
TUhjnbcbe - 2021/2/25 21:19:00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上最为明显的症状是小关节滑膜炎所致的关节肿痛,继而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晚期因严重骨质破坏、吸收导致关节僵直、畸形、功能障碍。

在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为0.24~0.5%,女性多于男性,患病男女比率约1:3,发病年龄20~50岁的患者居多。

但类风湿关节炎患病人群也并非随机的,他们一般都会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长期居住在潮湿、阴冷地区的人群

很多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在天气变冷变潮湿的时候,就会感觉疼痛加剧,甚至会加重病情。其实潮湿、阴冷的环境并不会直接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这样的环境只会诱发或者加重类风湿性关节炎。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潮湿、阴冷的环境中,“风”、“寒”、“湿”诸邪易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和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烧的症状。这些症状就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情况非常相似,因此要尽量避免居住在潮湿、阴冷的环境,避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自身抵抗力差的人

经常患感冒,气管炎,鼻炎,中耳炎的人群,特别是本来有扁桃体肿大,或者是做过扁桃体切除手术的人群,更容易诱发类风湿关节炎。因为扁桃体切除后机体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及免疫系统可能会有所改变,相应地容易发生免疫病理损伤,因此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的危险性也较大。

具有类风湿家族遗传病史的人

大家都知道类风湿具有遗传性,所以有血液关系的亲属中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如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易感性会比较高。此外,血缘亲属中患有其他风湿病,如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易感性也会相应的提高。这与患者自身携带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有关,该抗原与类风湿关节炎有密切关联,携带该抗原的个体具有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易感性。

失去雌激素保护的女性

前面提到,患类风湿的女性人数大大高于男性,女性患病更是在更年期达到高峰,有研究表明这与雌激素有着很大联系。女性类风湿患者在妊娠期病情可缓解,一般服避孕药的女性发病减少。此外,女性初潮年龄亦是危险因素之一,初潮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以上都表明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与内分泌系统尤其是雌激素的变化有关,内分泌系统紊乱的女性人群更易发生类风湿性关节炎。但也有例外,幼年类风湿关节炎通常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患者发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关节僵硬、关节肿胀、局部疼痛,丧失关节的正常功能,发病年龄较小,一般在20岁以下,这样的类风湿破坏能力极大,必须要尽早治疗。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人群

以下药物可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率提高,包括:保泰松、抗癫痫药、青霉胺、青霉素、利血平、普鲁卡因酰胺、苯妥因钠、肼苯哒嗪、氯丙嗪,上述药物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据研究可能是药物改变了抗原,使机体产生了相应的自身抗体而引起。

长期心理压力太大,易激动人群

性格开朗是男女共同的保护因素,心情会影响人体的各种性能,保持身体各种激素的正常分泌。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多发生在高冲突、低聚集及人际交流少的家庭环境中。由此可见,类风湿也与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心情有着不可以分割的关系。

如何自我筛查是否患有类风湿?

1、早晨起床后,用手握拳,手指关节发生僵硬,或其它关节发生僵硬,叫“晨僵”,每次晨僵1小时以上,持续6周以上2、出现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胀,持续至少6周3、膝关节、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6周或6周以上4、对称性关节肿胀发炎,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持续至少6周5、出现类风湿结节(关节附近有小疙瘩)6、手指近位指间关节肿痛,也就是从2-5指的指间数起,第2个关节肿痛是最危险的信号以上7项,如有4项符合,则可以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可以帮助判断早期类风湿。总而言之,当出现乏力、全身不适、低热、体重下降、食欲下降、偶有肌肉酸痛等症状要当心了,这些都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前兆。但同时也要排除症状类似的相关疾病:其他炎症性关节炎(病*感染后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肠病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或伪痛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白塞病、结节性多动脉炎、未分化性结缔组织病);非炎症性关节病(骨关节炎、软组织风湿病或纤维肌痛);其他:如化脓性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症状不明显,常会与过度劳累、骨折等情况混淆,所以一旦发现症状,医院检测X光,类风湿因子。若X光显示骨质变形且类风湿因子呈阴性,则可以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必须要尽早治疗,疾病不会自愈,病情只会一直发展恶化。往期推荐脊柱侧弯危害知多少?来这告诉你肝肾功能检查原来在强直治疗这么重要,你居然还不知道!它黏住了,真的好难受点击留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几种人小心类风湿找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