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爱家
你我同行
——写在年全国保险宣传日
今天我们迎来第七个全国保险宣传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爱国爱家,从一份保障开始”。对于这个带有*治号召的主题,你Get到了什么呢?
01初遭巨变
年初,一场蓄谋已久的大病在我的家庭轰然炸开。疾病名称“重度肝硬化”,患者是我的父亲,根源则是近三十年的酒场应酬和对转氨酶、血小板等异常指标的长期无视。客观上讲,实属咎由自取;情感上则全然。
近半年间,举家上下消耗在这一事件中,周转奔波于老家、哈尔滨、北京多地,疲于应付病危、急救、手术、筹款、转院、复查等各类琐事,心态在全力抢救、准备后事、出现转机间反复跳跃。这一过程,我不想过多回顾,也无须赘述,重疾之下,每个措手不及的中国家庭都是这样。好在家族团结、家父命硬、积蓄尚可,7月尚余一台手术,这场变故就可告一段落。
02加入太平洋
我加入中国太平洋,是这场变故带来的影响之一。一则是为自己做好保障,防范万一的“下一轮”风险冲击;二则工作时间足够灵活,便于排班陪护、煮菜送饭;三则薪酬丰厚,得以对冲滚滚而来的账单开销。理由充分且合理,因此从中央媒体、到中央企业、到保险公司,这样的职业发展竟在家中顺理成章的过关了。是的,一个只有社保的家庭,在关键时刻,以另一种方式将保险作为了依靠。
在顾问营销部工作的日子里,我成为了“蓝鲸会员”、加入“百万经理人”项目并成为首届百万班班长、实现业绩三联冠、照顾近个客户家庭。同事时常感叹“子鹏不容易”。机体上的确是,心态却在不断震荡下变得前所未有的平静,但猝不及防总会不期而至。
03不要“下次再议”
3至6月份,为了落实“保险姓保”有关要求、履行对既往客户的保障承诺,太平洋推出了重疾保障升级方案。九十年代以来,公司承保的多款重疾险种皆在升级之列。6月下旬,正是升级工作最繁忙的时段,我接到客户的消息,她的父亲确诊罹患白塞病(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肠道穿孔、消化道多处溃疡,医院接受治疗,情形危重。
早在今年4月,我就曾与这位客户有过两次长谈。这是个颇具代表性的“四二二”结构家庭,4位老人年纪均处于重症高发期,忙于带娃,没有保险;夫妻双薪,保障不全,名下两套房产仍有贷款;一大一小两个宝宝,大的要上幼儿园,小的还在哺乳期。对于上述风险,客户不乏认知,只是并不急迫,我的行事习惯又不喜欢催促客户,完善保障一事就此搁置。
直至知道客户家人患病,我的第一反应是查条款。无论医疗险、重疾险,还是升级方案病种明细中,“神经白塞病”均赫然在列。也就是说,如果客户4月为长辈投保医疗险,保费元,5月份度过30天观察期,6月份万的重疾医疗报销额度就已经生效。即使治愈希望极为渺茫,家庭经济不致受创。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保险售后工作充满挑战,作为保险合同权责利益的掌握者,问题发生时,我们是客户与保险公司、医院、警察、律师等各方沟通交涉的桥梁。这既对从业者的多领域知识技能和学习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也考量着我们对人性的把握,当我们和客户决定“下次再议”,可能议题、谈判对象就将不再相同,甚或不再有谈判权。
04“保险时代”来了
站在祖国七十华诞将至的时点上,从“爱国爱家”这一主题出发,的确为我们重新思考、审视家与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适宜的支点。曾经,积贫积弱,计划经济,国家统筹,灾难面前靠国家;如今,社会主要矛盾转向供需结构,逐梦共同富裕,市场经济下每个家庭的风险防控标的各不相同。我们需要将哪些风险交由国家、社会消化?哪些风险需要自留?如何防范重疾、养老等问题波及社会稳定?在商业保险体系高度发达的今天,将风险转嫁至保险公司才是利家利国。
在投身保险业前,我查阅了《新国十条》印发后太平洋保险的重点投资方向,既有大额国债、“一带一路”丝路基金、上海自贸区等一批关乎国计民生的项目,也有众多精准扶贫项目。保费的一端是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民生事业持续改善、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祖国,在稳民生、促发展方面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另一端则是千家万户对幸福美好生活滚烫的期待。的确,就金融制度而言,唯有保险能够将家与国之间的责任如此科学、精妙的编制在一起。
爱国爱家,从一份保障开始。这句宣传语不是建议,是号召;不是选择,是判断;不是口号,是行动。
“我爱你,中国”,这份情感永不改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