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孙晓冰
审核:吴炯
排版:汪倩
病例回顾患者女,69岁,白塞病史,皮肤瘙痒,荨麻疹,头晕乏力2个月,晕倒两次。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WBC33.17×/L;RBC1.48×/L;HGB51g/L;PLT96×/L(上图仪器型号为SYEMEXXNB4)
分析:
WBCFlagsWBCAbnScattergram白细胞散点图异常;Neutrophilis中性粒细胞增多;Lymphocytosis淋巴细胞增多;Monocytosis单核细胞增多;Leukocytosis白细胞增多;IGPresent幼稚粒细胞增多;Blasts?原始细胞?LeftShift?核左移?
RBCFlagAnemia贫血;Anisocytosis红细胞大小不均
PLTFlagPLTClumps血小板聚集。
WDF散点图大量异常细胞:原始细胞?
WNR散点图白细胞群位置偏右/荧光强度高:幼稚白细胞?
血液学检查: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正常的单核细胞。正常单核细胞胞体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2~20um;胞核呈扭曲、折叠、肾形、马蹄形等,核染色质呈条纹状或网状;胞质呈淡灰蓝色,含细小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可见空泡。
上图为X,Wright染色,外周血象单核细胞
(10X,Wright染色,外周血象)
分析:
此病例图1、图2见大量原幼白细胞增殖浸润,该类细胞胞体中等或偏大,类圆或圆形,胞浆量中等或偏少,色灰蓝,部分可见蕾丝样突起,胞浆内可见细小粉红色颗粒,图3偶见细长Auer小体,胞核类圆或不规则,部分可见扭曲、折叠及切迹,核染色质细致呈网状,原始型核仁膜清晰,可见1~2个核仁,幼稚型,部分染色聚集,核仁膜不清。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部分有中心浅染区扩大,图4可见晚幼红细胞。成熟血小板散在少见。成熟中性粒细胞细胞减少。
骨髓涂片及特殊染色:
(10X,Wright染色,骨髓象)
分析: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可见原幼白细胞增殖浸润,形态倾向单核来源,细胞大小不以中等偏大者居多,胞浆量中等或偏丰富,色灰蓝。部分可见空泡蕾丝边,胞浆内可见细小嗜天青颗粒,胞核呈不规则型,部分可见扭曲、折叠及切迹,核染色质较细致,部分呈网状,可见1~3个核仁及核仁切迹。
X,POX染色(±-++),骨髓象
X,铁染色(+),骨髓象
X,骨髓象氯乙酸ASD萘芬酯酶和α醋酸萘芬酯酶原(+)
流式细胞学
答案揭晓诊断为:AML-M5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是髓系造血干/祖细胞恶性疾病。以骨髓与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髓性细胞异常增生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发热、脏器浸润、代谢异常等。病人骨髓中单核细胞明显增生,占非红系细胞的80%或以上,如在骨髓单核细胞中原始单核大于或等于80%,则称为未分化型,否则如幼稚及成熟单核细胞大于20%,则称为部分分化型。其细胞形态学异常,胞质中可见Auer小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