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大师,西域人也,自称何国人,姓何氏。唐龙朔初来游北土,隶名于楚州龙兴寺。后[年]与泗州临淮县信义坊乞地施标,将建伽蓝。于其标下,掘得古香积寺铭记,并金像一躯,上有普照王佛字,遂建寺焉。唐景龙二年,中宗皇帝遣使迎师,入内(年)道场,尊为国师,寻出居荐福寺。因久居泗州,又享盛誉,故有泗州大圣美誉。
泗州大圣常独处一室。而其顶有一空,恒以絮塞之,夜则去絮。香从顶穴中出,烟气满房,非常芬馥。及晓,香还入顶穴中,又以塞之。
泗州大圣常濯足,人取其水饮之,病疾皆愈。
一日,中宗于内殿语泗州大圣曰:“京畿无雨,已是数月,愿师慈悲,解朕忧迫。”师乃将瓶水泛洒,俄顷阴云骤起,甘雨大降。
中宗大喜,诏泗州大圣所修寺额,以临淮寺为名。师请以普照王寺为名,盖欲依金像上字也。中宗以照字是天后庙讳。乃改为普光王寺,仍御笔亲书其额以赐焉
至景龙四年(年)三月二日,泗州大圣于长安荐福寺端坐而终。中宗即令于荐福寺起塔,漆身供养。俄而大风焱起,臭气遍满于长安。中宗问曰:“是何样也?”中宗默默心许,其臭顿息。顷刻之间,奇香郁烈。
至景龙四年[年]五月,泗州大圣遗体被送至临淮,起塔供养。全国古城皆为四门,唯独今泗州故城--泗州城为迎接泗州大圣遗体,从城西南角新开一门,为五门。
后中宗问万回师曰:“僧伽大师何人耶?”万回曰:“是观音化身也。如法华经普门品云:应以比丘、比丘尼等身得度者。即皆见之而为说法。此即是也。”
泗州大圣初至长安,万回礼谒甚恭,泗州大圣拍其首曰:“小子何故久留?可以行矣。”及泗州大圣迁化后,不数月,万回亦卒。
泗州大圣平生化现事迹甚多,在佛教界广为流传。
五代时有皇帝下令,全国所有佛教寺庙都要供奉泗州大圣像。宋代以后,全国到处都建泗州塔、泗州庙、泗州寺,因此有些大圣,泗州是唐宋两代全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而且排行第二:
一是五台山(文殊菩萨圣地);
二是泗州普光王寺(僧伽大圣圣地);
三是终南山(三阶教圣地);
四是凤翔法门寺(佛骨圣地)。
今江苏镇江、河南唐县、江苏江阴青阳、广东惠州及福建、上海、浙江等省市还有泗州塔。今福建南普陀寺,唐代就叫“泗州院”。
尤其在福建福州,泗州神地位很高。那是因为当时当地有位泗州籍官员得病后,谁都治不好,后来此官员烧香求故乡泗州大圣保佑,结果病真得好了。后来福州家家户户都把泗州大圣当神供奉。泗州神由此得名。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