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骨质疏松
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缺钙?运动量少?老年病?
人老了,骨质疏松好像……
也正常吧?
相信很多人对骨质疏松的了解
还停留在日常认知中
但其实
30岁也有可能得骨质疏松!
它离我们身边每一个人都不遥远
关于“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使骨骼变得脆弱的疾病。这大大增加了骨折的风险,即使是轻微的跌倒或撞击。
据我国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女性患病率为32.1%,男性为6.0%;
而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女性患病率为51.6%,男性为10.7%。
女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40%)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
男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13%)高于前列腺癌。
危害何在?
骨质疏松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很多人直到骨折后才知道自己患有骨质疏松症。
骨折可以改变生活,导致疼痛、残疾和丧失独立性。
也有些人会出现脊柱变形(身高变矮或驼背)。
这些人群是“高危”!
老年人
绝经后的妇女
有骨质疏松遗传史或骨折是
吸烟、饮酒者
患有某些对骨骼有害的疾病(如甲状腺疾病、肾病、慢性腹泻等)、长期使用对骨骼有损害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的患者
诊断要做哪项检查?
通过骨密度检查(双能X线法)可以确诊是否患有骨质疏松。
骨密度检查是一种安全、快速、无痛的方法,用于测量你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或你将来患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
T值≤-2.5即可诊断骨质疏松症,患者既往发生过低创伤性椎体或髋部骨折,或者T值介于-1.0至-2.5之间且既往发生过脆性骨折(肱骨近端、骨盆或前臂远端)。
如何预防TA?!
在生命的各个阶段,你都可以过一种骨骼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
事实上,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始于儿童时期,那时骨骼健康的饮食和大量的运动有助于儿童达到其可能的最高“峰值骨量”。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当你成年时,你的骨量越大,你在老年时就越不可能有脆弱和易碎的骨骼。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可以做很多事情来帮助保持健康的骨骼,避免过早的骨质流失。
简单地改变你的饮食,进行足够的锻炼,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不仅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而且对你的整体健康也有好处。
对于老年人而言,有两点比较重要:
参加能够改善平衡、姿势、协调和肌肉力量的锻炼活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骨骼和肌肉质量会更快地流失,因此锻炼变得更加重要。
除了定期进行负重体育活动外,老年人还应选择有助于改善平衡和肌肉力量的运动。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要小心防止摔倒。
跌倒风险因素包括家中的任何危险,如地板或可能导致您绊倒的物体、照明不足、家具不稳定或浴室或楼梯缺少扶手。
其他因素,如平衡不良、肌肉无力、视力差或使用药物。
如果患上骨质疏松,如何预防?
除了调整生活方式外,我们还需要钙剂和维生素D,这是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其次,我们需要药物治疗。
钙和维生素D仅是骨基本补充剂,有效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可以显著降低骨折的发生风险,骨质疏松应重视积极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抗骨松药物选择需综合考量有效性、安全性、便利性、经济性、依从性等多个因素。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担忧,在没有与医生讨论之前不要擅自停止用药!停止药物治疗会增加骨折的几率。
专家介绍PROFILE
陆瑜
上海交通大医院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业委员会眼免疫学组常委
上海中西医白塞病学组副组长
曾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第二完成人)
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学院)临床医疗系全英班(All-EnglishClass)本科毕业。近30年以来一直在上海交通大医院风湿免疫科、上海风湿病研究所工作。多年来,师从著名风湿病学家陈顺乐教授,顾越英教授,和享有“抗核抗体之父”之称的国际著名风湿病学家、美国风湿病学院金奖大师(GoldMasterofAmericanCollegeofRheumatology)Eng.M.Tan教授学习。曾赴美国加州Scripps研究所自身免疫病中心、加拿大ALBERTA省CALGARY大学医学院做交流访问学者。致力于医、教、研三方面工作:长期从事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以及白塞病等自身免疫风湿病的临床诊治工作;着力于风湿病免疫发病机理及自身抗原抗体实验诊断学研究,研究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负责人)、上海市教委基金(课题负责人)等资助。
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白塞病、脊柱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痛风等风湿病免疫疾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六上午
出诊地点: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号(上海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异地医保结算单位)
来院路线:轨道交通10号线上海图书馆站1号口
-转
图片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版权属于原作者。仅用于信息交流,不构成对任何医药产品或服务的商业推广或广告宣传。有关疾病、治疗或药品的专业问题,请咨询医生或有专业资质的医疗人员。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预约专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