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夜已经深了。
湖南长沙,医院步行仅5分钟路程的一间房子。
一位母亲见年幼的女儿渐渐进入梦乡,轻轻拿出一幅十字绣,一针一线细细地绣着。
这一绣就是7个小时。
15天过去,那幅十字绣,渐渐勾勒出一个字:家。
你也许想象不到,这副温馨的场景,来自一个白血病家庭。
她们落脚的那所房子,医院、不是宾馆,而是中国内地首个“麦当劳叔叔之家”。
迄今为止,麦当劳叔叔之家已经为许许多多在外求医的贫困家庭提供了免费住宿。
发生在这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可能会触碰到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湖南麦当劳叔叔之家
01几乎每位第一次踏进麦当劳叔叔之家的患儿家庭,都有难以言说的痛。
住在上海麦当劳叔叔之家的小玉(化名)妈妈,永远都忘不了女儿病情恶化的那个晚上。
那天,丈夫刚刚结束3天的探视。
她就被通知,小玉要进ICU。
凌晨1点多,六神无主的小玉妈妈赶忙给丈夫打电话。
那时,孩子的父亲刚刚回到工地,风尘仆仆的他心理防线也瞬间崩塌。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这医院,怎么都治不好?”
为了给孩子治病,这个家已经精疲力尽。
小玉的父母之前做着小生意,生活本就不宽裕。
孩子的外公外婆前几年出了车祸,小玉父母刚给两位老人照顾好。
没想到孩子的爷爷又在帮别人盖房子时,从屋顶上摔落,伤了头部。
花了一大笔医疗费,最后依旧落下了病根。
现在女儿又得了一个难治的血液病,这个家早已摇摇欲坠。
为了照顾好女儿,小玉妈妈只能陪在女儿身边,一大家子的生活全靠小玉爸爸一个人在工地打工勉力支撑。
“反正感觉好难,人活着好难。”
生活中有如此多的无助和悲伤,偏偏让这个家庭全部遇见。
唯一庆幸的是,女儿的病情并没有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在生命最晦涩的日子里,小玉妈妈带着女儿走进了上海麦当劳叔叔之家。
在这里,小玉妈妈重新收获了一群“家人”。
用小玉爸爸的话说就是:
“好人都让你一个人遇到,就不知道为什么?”
因为女儿得的是血液病,对餐食有很严格的要求。
住在麦当劳叔叔之家的家庭,大多都是自己做饭,既干净又有营养。
上海麦当劳叔叔之家·厨房
但是小玉妈妈独自照料孩子,根本无法面面俱到。
有一个患儿家庭发现这一情况后,每天都会多做一份,给小玉送来。
“感觉自己生命中遇到的这些人特别好,特别暖心,特别感恩。”
每当提及这些,小玉妈妈都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她说除了无限的感谢,他们夫妻俩唯一能做的就是以后尽最大所能,去帮助那些同样需要帮助的人。
善良是一种选择,一种可以流动的选择。
麦当劳叔叔之家,把住在这里的每个陌生人连在了一起。
它不只是一间房子,更像是一个真正的家。
02世间多疾苦,一念即慈悲。
据《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显示,全国有超过万人异地就医,其中儿童不在少数。
病痛之外,患儿家庭常常被交通、三餐和住宿问题所困扰。
尤其是对贫困家庭来说,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安稳的住所,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一场新生。
时间回到年,那时麦当劳叔叔之家刚刚来到中国内地。
来自湖南怀化的周妈妈,听到“麦当劳叔叔之家”这个名字的时候,脸上始终保持着一份难以置信:
“医生告诉我有个叫做‘麦当劳叔叔之家’的地方可以入住,做饭、洗衣、住宿、水电均免费,而且还是一个单间。”
“不管真假,儿子的病情治疗不能耽误,没加思索就申请了,住的条件好了,也许对病情会有帮助。”
在提交入住申请之前,这个来自农村的女人,为了照顾身患白血病的儿子,早就习惯了异地求医的艰辛。
承担不起几十块钱一晚的小旅馆,她就租来一副2块钱的担架,塞在3人病房的空隙里。
每个深夜,当人们惬意地入眠,她只能憋在一个狭小的空间,等候下一个忙碌的白天。
如此反复,天后,她终于可以和那副担架告别。
湖南麦当劳叔叔之家家庭卧房
或许是因为幸福来的太突然,周妈妈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不适应:
这样的好事,真的会落到自己头上?
等到正式入住,拿到房间钥匙,她才晃过神来。
当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还给孩子送来各种绘本和玩具,并带着他们一同包饺子、剪窗花……
那一刻,久违的家的温暖再次将他们包围。
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会对另一些人的伤痛感同身受。
他们会尽自己所能去做些什么,用自己的力量温暖人间。
看到儿子脸上难掩的愉悦,周妈妈那颗被生活打磨的疲惫的心也开始变得柔软起来。
无论生活有多苦、有多难,只要有一个安稳的家,我们就有了坚定走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周妈妈和她的儿子
03提起麦当劳叔叔之家,千言万语,在所有患儿家庭口中,浓缩成了一个词:温暖。
工作人员会给孩子们过六一儿童节。
每个孩子的生日,“麦当劳叔叔之家”也都会为他举办庆生会。
血液科的医生和护士长,会经常过来给家长做患儿康复护理科普。
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学习各种手工、绘画……
还能一起游戏,无忧无虑地享受着童年的快乐。
无论是老师、保安大叔,还是保洁阿姨……每个人都在用真心温暖着每一个患儿家庭。
于是,一个家族便诞生了。
每一个患病的孩子,一夜之间多了无数个疼爱他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孩子们喜欢吃馒头、糕点,擅长面点的奶奶当仁不让地包揽下一切。
孩子爱吃啥,咱就做啥。
当然,亲子互动环节自然少不了。
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一起学习烹饪,家庭成员之间的生活里除了疾病和治疗,又增添了更多的颜色。
外面理发贵,没关系。
麦当劳叔叔之家里的家长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理发师爸爸出马,给每一个孩子和家长都能打理得漂漂亮亮。
能进麦当劳叔叔之家的,很多都是在生活上遇到困境的家庭。
孩子的病不能耽搁,工作也无法放下。
于是常常就是一个家长带着孩子看病,顾头顾不到脚。
这时候,“妈妈互助小组”来了。
你帮我看孩子,我就去洗衣;
你帮忙买菜,我就去做饭。
上海麦当劳叔叔之家的刘主任至今还记得这样一个场景:
一位妈妈带着孩子离开了。
另外一家的孩子,紧紧揪着那个妈妈的衣服不肯撒手。
这一幕足足持续了半个多小时。
直到快赶不及火车了,彼此才依依惜别。
然后,孩子又足足哭了一个多小时。
他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是短暂的相处,却已成密不可分的家人。
虽然病痛还未远离这些家庭,但希望却在一对对眼眸中升起。
就像一位工作人员
可乐姐姐描述的那样:“有时候在这里上班,不太像上班,有时候怎么说,就是喜欢看他们笑。
周五晚上我们会弄得很晚,把家长们聚在一起做茶话会……让他们更快的相互熟悉。
然后看到家长们有时候开心地唱一首歌,我们很开心的在那里笑。
每一个工作人员只要看到家长和孩子们笑,就觉得很开心。”
人间无数悲欢,都不及家人的陪伴。
04知乎上有人问:“什么是麦当劳叔叔之家?”
一位网友的回答,暖了我心。
1、让家以外的地方成为家;
2、让家人共同面对疾病;3、让孩子得到最好的照顾。就算有人离开了,麦当劳叔叔之家里依然还会存在一个名为“退房”的家庭群。家长们可以在里面聊天,也有专业的医生前来分享,孩子们有时候还会给工作人员私信问候。一个“家”字,成了最好的诠释。时至今日,从麦当劳叔叔之家在中国内地出现的那一天开始,它已免费服务了多户家庭,为他们提供了近00个安睡的夜晚。9月9日,北京麦当劳叔叔之家即将启用,以后还会有更多患儿家庭将在异乡感受到家的温暖。很喜欢一段歌词:“一颗心会破碎、忍耐、受伤害,这么辛苦以致它想淹没一切;
但一切都会从无到有,从那碎石中长出最漂亮的叶子,还有从那黑暗中射出的光芒,没有什么可以让两者分开……”这道光,便是家。即使夜再长,有家在,就不会孤单迷茫。最后,扫描下方图片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