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
1.土爱稼穑
2.阴病治阳
3.审证求因
4.湿性黏滞
5.塞因塞用
二、简答题
1.营气与卫气有何异同,营卫失和的临床表现
2.水湿痰饮的区别与联系
3.何为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其特点与其意义如何?
4.外燥与内燥的异同
5.脾与精,气,血,津液的生理联系
三、多选题:
相乘关系的有:肝火犯胃……
血淤常因:气虚气滞血热血寒血虚……
津停导致:气虚气滞血虚血淤血燥……
人的气的来源:水谷之气,营气,清气,精气,卫气
属于逆治的:虚则补之……
肾中精气充足的标志:齿、骨、发
入耳的经脉:三小胆
四、单选题:
中清之府——胆;
孤府——三焦;
常血虚脏腑为主——心肝;
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因时制宜;
气逆常见于——肝胃肺
阴阳转化的理论基础——阴阳互根
阴病治阳——
啥啥是什么关系:相乘、相侮、相生相克……
通行元气与水液的通道——三焦
吐下定无完气——津能载气
体阴而用阳的脏——肝
冲脉并行的经脉——足太阴肾经
距离正中线最近的经脉
津分布的部位——肌肉、皮肤、孔窍
寒因寒用用于——阳盛格阴
上海中医药大学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
1.魂魄
2.用寒远寒
3.十二经筋
4.湿郁化燥
5天癸
6.反治
7.乙癸同源
二、简答题
1.外风与内风的区别及联系
2.阳偏盛的概念、成因、病机
3.血液运行与脏腑功能的关系
4.肝经循行经过的重要脏器及临床指导意义
5.五华与脏腑的关系及意义
6.中医中大脑与脏腑的关系
上海中医药大学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
1.乙癸同源、水火既济
2.仓廪之官、决渎之官
3.用热远热、热因热用
二、简答题
1.气脱与亡阳的定义与联系
2.热、火、暑的异同点
三、论述题
1.何谓肾精、肾气、肾阳、肾阴?试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阴阳偏衰既可导致相对一方亢盛,又可导致相对一方虚损不足,对此应如何正确理解和分析?
3.风气动的概念、成因和病机。
4.“治病求本”与“标本缓急”中的“本”的区别与联系。
上海中医药大学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
1.水火既济
2.经脉
3.寒性凝滞
4.阴阳格拒
5.七情伤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
2.何为正治?包括哪些治法?
3.何为痰饮?痰饮的分类?
4.简述宗气学说的原理?
5.心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及其与形、体、窍、华、志、液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题
1.中医藏象学说的理解?(15分)
2.中医“体病相关”理论与临床意义?(25分)
上海中医药大学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
1.木曰曲直;
2.五行胜复;
3.血虚生风;
4.阴脉之海;
5.津血同源;
二、填空题
1.宗气功能()()();
2.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用于治疗()症,内经称其();
3.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
4.两胁疼痛多是()疾病,缺盆中痛常是()病;
5.()和()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三、简答题
1.营、卫二气的异同;
2.冲脉与女子月经、孕育有何联系?
3.何谓“燥易伤肺”?
4.胆为何既为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
5.痰饮的形成;
6.中医治则中“标”、“本”的含义?
1.“津血同源”、“血汗同源”二者如何理解?有何临床意义?
2.督脉循行,功能;
3.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三种体质的特点;
4.从生理、病理如何理解“肾主二便"?
上海中医药大学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一、名词解释
木火刑金
乙癸同源
一源三岐
二、简答题
1.血液运行和全身脏腑的关系
2.简述肺肾之间的关系
3.从虚实病机论述阴阳失调病
刷题小程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