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病例译自《neurology》杂志.2.4
病史:78岁男性,进展性行走不稳3个月,加重2月。患者表现为姿势不稳,躯干前倾,慌张步态,小碎步,肢体轻度运动减少,无震颤、肌张力增高,伴认知功能下降,空间和时间定向力障碍,语言流畅性障碍,无视幻觉、不随意运动、发热、脑外伤。患者经常有跌倒,行颅脑CT检查正常。近2月患者病情加重,认知功能和运动障碍加重,日常生活需他人帮助(Barthelindex40),故再次入院。
神经系统查体:时间和空间定向力障碍,短期记忆、语义记忆、抽象能力障碍。眼球运动和扫视正常。严重的面部表情缺乏,说话声音小。语法结构正常,语义流畅性差,无复述和理解障碍。躯干和左侧肢体运动迟缓。双侧肢体存在轻度姿势性和运动性震颤,无静止性震颤。躯干和四肢中度肌强直,无齿轮样强直。不能独自站立,步态异常,明显躯干前倾。无锥体束征、吞咽困难、构音障碍、肌阵挛、皮层感觉障碍。额叶释放征阳性。UPDRS-III评分54。
颅脑MRI显示右侧丘脑和脑室内出血,Galen静脉和直窦血栓形成(图1)。
DSA显示四叠体池内动静脉畸形,供血动脉来源于后循环,Spetzler-MartinIII级(图2)。Galen静脉和直窦部分血栓形成。
遗传性和获得性血栓前状态检查均为阴性,全身CT检查排外恶性肿瘤。
脑动静脉畸形采用保守治疗策略。因考虑出血风险高,故不使用抗凝治疗。因为动静脉畸形位于脑深部,且伴随急性血栓形成和出血,故没有进行外科手术切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或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多巴胺转运体SPECT显像(DaTscan)提示可疑的双侧壳核功能减退(图eFigure1),给予左旋多巴治疗(左旋多巴/卡比多巴/mg每日4次),因症状无改善,2个月后停用。
出院3个月后,复查颅脑MRI和血管造影显示影像学明显改善,无丘脑和脑疝内出血,丘脑水肿减轻,直窦部分再通,脑动静脉畸形病灶血流速度减慢(图eFigure2)。患者肌强直-运动减少症状部分改善,左侧肢体轻度肌强直。认知功能也有改善,但有波动发作的攻击行为,给予低剂量喹硫平治疗。考虑到喹硫平可能加重运动症状,后改用低剂量的非典型神经安定药物。
讨论
该患者表现为近期发病的帕金森综合征和认知功能下降,由脑深静脉系统血栓形成(DCVST)导致基底神经节广泛受累。快速进展的帕金森综合征,DaTscan无明显异常,对左旋多巴治疗无反应,因此考虑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鉴别诊断包括额颞叶痴呆、路易体痴呆、CJD、Percheron动脉阻塞、感染性脑炎、中*代谢性脑病、Behcet病(白塞病)、丘脑胶质瘤或淋巴瘤。
该患者颅脑MRI显示基底节受累,MRI增强证实了DCVST。丘脑出血是DCVST罕见的并发症,考虑是患者快速进展的原因。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有一半的病例,使用抗凝治疗2-6月后帕金森综合征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与特发性帕金森病不同,DCVST患者的锥体外系症状表现为急性起病,双侧受累。因丘脑损害引起前额叶-皮层下环路异常可能是认知功能下降的机制,导致前额叶型行为障碍,伴执行力和注意力下降,语义和流畅性障碍。
该患者开始诊断未考虑DCVST,因为无头痛、癫痫、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意识障碍典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症状。
该患者血管畸形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唯一危险因素,因缺乏其他的潜在因素,例如感染、创伤、肿瘤、炎症性肠病、放疗、肾病综合征、服用促进血栓形成的药物或近期手术。高凝状态也排除了,包括第五凝血因子(factorVLeiden),促进血栓形成的基因突变、蛋白C和S缺乏、高同型半胱氨酸、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或者,也可认为是静脉血栓形成导致动静脉畸形,如创伤、血栓形成事件可能通过触发血管生成反应而促进动静脉畸形的形成。
目前已报道21例可逆的帕金森综合征和快速进展的痴呆,伴有硬脑膜动静脉瘘,累及横窦或上矢状窦。成功闭塞瘘口可使临床症状的改善。基底节的静脉充血,即使没有MRI信号改变的情况下,可以解释脑表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例为什么出现帕金森综合征。该患者没有脑深部动静脉畸形的其他典型症状,例如癫痫、耳鸣、颅神经病变。
治疗DCVST合并丘脑出血是有挑战性的。抗凝治疗需要与出血恶化的风险进行权衡。关于抗血小板治疗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建议。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动静脉畸形增加出血风险。该例患者,考虑到畸形的位置和近期丘脑出血,以及缺乏支持文献,因此采用不使用抗凝药的保守治疗。
总结
?快速进展性帕金森病和痴呆是脑深静脉系统血栓形成(DCVST)罕见的表现,由于静脉充血,基底神经节广泛受累。
?DCVST通常表现为头痛、视力模糊、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甚至昏迷,DCVST的危险因素可能是潜在的脑动静脉畸形。
?颅内出血可继发于DCVST,可能导致病情迅速恶化。治疗需权衡抗凝与出血加重的风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