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又是一个炎炎的夏日。当夜幕降临,暑气渐退。信州区茅家岭街道塔水村村民劳作了一天后,又三五成群地聚集在村口的“小样小卖部”闲聊着家常,吹着夏天的晚风,享受着一天最清闲的时光。
还是和往常一样的晚上七点,第一书记梁晓鹏带着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来了。“梁书记,你们来了呀!我估摸着这个点你们准到。”店老板李仕发看看手机,又从里头搬出来几条凳子。村民们见是梁书记他们来了,便纷纷挪了挪位置和梁书记他们围坐在了一起,开始当天的“夜话”。
“你老婆现在工作怎么样,还做得习惯吗?”
“当然做得习惯,离家也近了,多亏了你帮忙啊,不然也找不到这么好一地方上班!真的太感谢了。”贫困户李修*的妻子原本在城区的一家饭店做清扫的工作,因为年初疫情的原因,一直在家待业。在之前的一次“夜话”活动中,李修*便向梁晓鹏提出是否能安排个离家比较近的工作。梁晓鹏得知情况后,便与村附近的“国际医疗旅游先行示范区”对接,帮李修*妻子找了份保洁的工作。
“梁书记,您上次说让我参加技能培训,大概什么时候?”“我已经联系好了区农业农村局,有需要随时会派技术指导员下来。”56岁的宁建阳一次买生活用品时恰遇梁晓鹏正与村民开展“夜话”活动,就坐了下来。年已顺利脱贫的他,想用双手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提出了承包村集体鱼塘的想法。但因为资金缺乏,一直没有去落实。得知情况后,梁晓鹏便积极帮他申请相关扶持*策。有了创业贷款,宁建阳开始了养殖之路。如今,宁建阳不仅有鱼塘,还种了大棚蔬菜,日子是越过越甜。
……
齐聊脱贫事,细算脱贫账,共谋脱贫计。像这样的场景,塔水村每周都会出现两三次。
“只有真正融入群众中才能听到更多的真心话!”每次的“夜话”都让梁晓鹏离群众更近了一步。谁家现在收益好,谁家最近遇到什么困难……梁晓鹏心里一清二楚。
和群众打成一片并不容易,梁晓鹏记得年初刚到塔水村任职第一书记时,因塔水村属郊区,白天村民们进城务工的多,和贫困户碰面的机会少,村情民意难收集,脱贫工作开展困难。后来梁晓鹏发现,村民们总是在晚饭后聚集到村口的小卖部,便决定从这里开始突破,一来二去的,便与村民们拉近了距离。
“我们梁书记是直接把会议室搬到小卖部,搬到百姓家里了,这样聊聊天的多轻松自在呀。”一直在贫困户边缘徘徊的夏子海笑呵呵的,他的妻子因白塞病导致瘫痪,一直卧床在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碰上了在“小样小卖部”开展夜话活动的梁晓鹏。梁晓鹏得知情况后,帮助夏子海妻子申请了低保和单项救助,住院医疗费用可报销90%。
“一次住院就得花费至元,90%报销下来,只要花费到块,这个费用我就承担的起了。”夏子海如今可是轻松多了。
“今天我请大家吃西瓜,自家种的,包甜!”李仕发从冰柜里拿出西瓜切了开来分给大家。欢声笑语打破了夜的宁静,大家吃着清凉的西瓜,享受着夏日的香甜。
产业扶贫、医疗扶贫、教育扶贫、乡村振兴以及*策的落实落细,成了“扶贫夜话”的主旋律。“现在扶贫夜话行动开启了流动式,今天在这家,改天就到别家去了,让大家都热闹起来!”随着决胜全面小康的到来,未来,梁晓鹏还打算给扶贫夜话活动“升级”,在夜话行动的同时,开展一些文娱活动,让村民们不仅富口袋,还富脑袋。
(文章来源:上饶日报)